国家艺术基金团队深入杭州城乡 调研非遗如何活在当下

来源:中国新闻网时间:2023-08-25 06:46:32

(童笑雨 成睿 邢昊宇)当下,非遗除了被保护,还能做些什么?该如何讲好非遗故事,让它活在当下,赋能乡村振兴?


【资料图】

这个暑假,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型经营管理与传播人才项目培训”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由非遗传承人、高校教师组成的团队深入杭州城乡,探寻非遗保护传承、助力城乡文旅发展的经验。

活动现场。杭州师范大学供图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今年2月,文旅部发布了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意见,又一次掀起了非遗传承保护与文化开发的热潮。”项目负责人、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传媒学院副书记周微微表示,近年来,杭州大力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取得新成效。

活动期间,学员先后走访拱墅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萧山区河上镇、临平区塘栖镇,考察杭州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开发情况,调研非遗开发利用情况。

杭州手工艺活态馆地处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拱宸桥西岸,是浙江首家集互动教学、非遗手工体验、民间技艺表演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体验馆,也是浙江最大的手工体验基地。

学员梁昊昊来自西安,是漆器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次参观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的他,直呼收获很多。“展示馆开设了各类非遗手工和创意手工体验项目,有剪纸、竹编、蛋雕等二十余项传统项目。现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展示,必须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生活,才能讲好非遗故事。”

这一点,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的河西埭村有所体现。该村的卫家班皮影戏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是杭州市级非遗项目。现场,在该村文化礼堂,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柴小英上演了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皮影小故事。

礼堂二楼被开辟成非遗皮影戏展馆,展示了卫家班皮影戏的发展历程。此外,这里还有各类皮影角色及文创周边,观众可体验皮影的制作与表演。

学员试用皮影戏研学文创包。杭州师范大学供图

柴小英表示,除了在村里的展示,当地还成立了剧团,并开发了十多种剧目,每年外出演出上百场,为村里带来两百多万元的收入。如今,村里的活动中心还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兴趣的培养和熏陶,达到文化传承的效果,并最终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周微微表示,非遗保护不仅有过去还要有未来。非遗传承关键在于活化,要以文旅融合的路径赋能非遗发展,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

标签: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