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放置一面面积达三万平方公里的镜子。
通过超级计算机的运行,使它反射太阳光,照射地球指定区域,以此调节全球气候。
这就是刘慈欣笔下的“中国太阳”工程。
(资料图)
一个来自西北地区的少年“水娃”,走出农村,去矿区当矿工,去小城市擦皮鞋,去北京做“蜘蛛人”——给写字楼擦玻璃。
命运在此交汇。
太阳喷出的粒子流给太空镜子蒙上雾,需要有人上去“打扫”,水娃成了首批进入太空实操的清洁工之一。
他们被称为“镜面农夫”。
故事到这还没有结束。
这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农村娃,学到了什么是大爆炸、黑洞、量子引力......
在“中国太阳”结束使命的那天,早过不惑之年的水娃作为代表演讲,他提议将太空镜子作为恒星际飞船,替人类去探索太空。
有人反对,因为它需要驾驶员,且有去无回。
水娃自愿启程。
后来,这面镜子通过火星轨道,掠过木星,飞出冥王星轨道,继续加速......水娃与同伴经历冬眠与苏醒。
直到他们向地球发出一声呼唤,要等上千年后才能得到回音。
值得吗
大多数人,到死都没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而有的人选择,在宇宙中乘坐镜子飘荡。
Stuart Lippincott 作品
巨物、宇宙、神性异度空间场景
借此故事,开启今天的宇宙人文纪录片超强盘点,这些没有热度的片子,帮助我们回答宇宙。
认识宇宙
曾经,什么力量诞生了宇宙?
以后,什么力量将毁灭宇宙?
整个宇宙不过是百亿年前一次壮丽烟火的余烬。
大爆炸发出的光线,现在仍在向外传播,你可以通过无线电里的噪音听到,从电视上出现的雪花点看到。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我们看到的一切奇观,都是大爆炸喷出的火花。
恒星、行星、不同星系......所有都是宇宙的残片。
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我们的银河系也只是可观察的宇宙范围内100亿个星系中的一个。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难道我们人类对宇宙也是如此?
彗星与日珥
三部作品让你置身宇宙之中。
绚烂、壮丽......入门级必看。
豆瓣评分:9.3
《旅行到宇宙边缘》
2008年
影片时长:90min
《宇宙的奇迹》
2011年
豆瓣评分:9.5
集数:4
单集片长:60min
《宇宙时空之旅》
2014年
豆瓣评分:9.7
集数:13
单集片长:45min
我们深处太阳系之中。
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没有实现飞出太阳系的目标。
了解太阳系,就要深入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这三部纪录片带你了解太阳系。
比灾难片宏伟,比艺术片精美。
《太阳系的奇迹》
2010年
豆瓣评分9.5
集数:5
单集片长:60min
《行星旅行指南》
2010年
豆瓣评分:9.3
集数:6
单集片长:40min
《行星》
2019年
豆瓣评分:9.6
集数:5
单集片长:52min
如果你想了解更深层的宇宙理论。
这部纪录片将满足你。
它用三集探讨二十世纪物理学一项重大发现——弦理论。
弦理论指宇宙原本有十一次元空间,后来发生大爆炸,使当中一些次元收缩到基本粒子的空间之中,造成天文物理学家在观测天象时出现差距。
《优雅的宇宙》
2003年
集数:3
单集片长:60min
探索宇宙
上世纪20年代,第一个成功的火箭项目在德国实现。
上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研发并建立操作性弹道导弹,并尝试制造液态燃料火箭,且取得成就。
二战结束后,美国、英国与苏联竞相逮捕了德国火箭工程师,并俘获了设计图与数据资料。
随着冷战爆发,美苏争霸,太空竞赛拉开帷幕。
1955年,美国发表声明,称计划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五行,苏联对此回应:我也发!
这场竞赛被称为“史诗级氪金对决”。
科罗廖夫,苏联太空计划主导人
冯·卡门、钱学森和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美国太空计划主导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进入地球轨道。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首次登月任务。
太空竞赛达到顶峰。
1972年,美苏冷战短暂和解,两国达成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1975年,阿波罗飞船与联盟号飞船对接,双方人员见面握手并交换了礼物。
苏联太空竞赛宣传《以和平的名义》
这部纪录片让你了解太空竞赛背后的两位大佬——
科罗廖夫与冯·布劳恩。
《太空竞赛》
豆瓣评分:9.3
集数:4
单集片长:60min
这部纪录片让你了解苏联与俄罗斯航空史。
从东方号到和平号,从首次载人飞行到探索火星,从加加林到科马洛夫。
《太空探索之路》
2011年
豆瓣评分:9.1
集数:4
单集片长:43min
这部纪录片让你认识美国航空史上重要人物。
从水星计划到双子星计划,从阿波罗计划到太空实验室,从美苏航天飞机对接到人类的第一次无绳太空行走。
《从地球出发:NASA人物50年》
2008年
豆瓣评分:9.4
集数:6
单集片长:45min
阿波罗11号作为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载人航天任务,是人类航天史无法绕过的话题。
1969年,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组成的美国登月组乘“鹰号”登月舱在月表着陆。
6小时39分后,阿姆斯特朗在7月21日2点56分成为月表第一人,奥尔德林19分钟后跟进。
两人在月表活动约135分钟,收集21.55千克月岩样本带回地球。
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
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
如果你想更详细了解阿波罗计划。
如果你想知道登月是否是个谎言?
就看这部纪录片。
其中不仅包括原始素材的胶片修复,饱和度与颗粒感完美。
也包括从未曝光的70mm珍贵片段,以及超过11000小时记录了整个登月人物的对话记录。
《阿波罗11号》
2019年
豆瓣评分:8.8
影片时长:93min
继续航行
1977年9月,NASA向太空发射了一艘飞行器——
旅行者1号。
1980年11月,旅行者1号经过土星时,传回其高解像清晰照片。
阴差阳错。
1990年,旅行者距离地球60亿公里,此时,它最后回望了地球,并拍下一组照片“暗淡蓝点”。
2012年,旅行者1号继续飞出日球层顶,脱离太阳风影响,朝太阳系外飞去,到达了距地球230亿公里的位置。
成为人类历史上飞行最远的人造探测器。
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概念图 图自NASA网站
探测器上搭载着一张铜质磁碟唱片。
这张唱片不仅刻录了音乐、图片,还刻录了世界上55种语言的祝福。
其中包括中国的语言:“朋友啊,吃了吗?有空上家里来坐坐。”
旅行者1号预计将在300年内抵达理论中的奥尔特云,并花上三万年才能完全通过。
研发专家曾说: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会比我们活的更长,甚至会比太阳系更漫长。当40 亿年后太阳变成一颗红矮星,旅行者1号依然会穿过星群,而我们时代的歌曲依然会停留在那里。」
这两部纪录片让你了解旅行者号。
《旅行者号:冲出太阳系》
2012年
豆瓣评分:9.4
影片时长:60min
《最远的地方》
2017年
豆瓣评分:9.2
时长:121分钟
正如刘慈欣所写的“黑暗森林法则”一般。
向宇宙发送地球信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我们无法预料外星生命,即使最大胆的想象力。
《X特遣队:全员集结》剧照
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霍金。
这部纪录片将让你看到霍金对宇宙的理解。
《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2010年
豆瓣评分:9.3
集数:3
单集片长:44min
1946年,天文学家莱曼·斯皮策论证了在太空中放置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测试的可行性。
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莱曼·斯皮策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哈勃”之名是为纪念天文学家埃德温·鲍勃儿·哈勃。
他证实了银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是公认的星系天文学创始人和观测宇宙学的开拓者。
埃德温·鲍勃儿·哈勃
但哈伯望远镜传回来的第一张照片就显示聚焦不准。
1993年,7名宇航员搭乘“奋进号”进入太空,其中4人冒着生命危险用5次太空行走完成维修任务。
此后哈勃望远镜经历多次维护,继续工作运营。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哈勃望远镜完成了超过130万次观测任物,并为15000多篇科学论文提供了研究基础。
其拍摄的照片包括:
1993年,天鹅座的巨大超新星残骸。
1995年,老鹰星云,被称为“创生之柱”。
1997年,蝴蝶星云,两颗恒星以非常接近的距离相互绕行。
2005年,涡状星系,以从核心向外延伸的旋臂而得名。
太美了,忍不住再多放几张......
2013年,红外波段的马头星云。
2015年,气泡星云。
2021年,毁灭边缘的巨星。
这三部纪录片让你了解哈勃望远镜——
可以说是视觉的极致盛宴。
《哈勃的15年科学探索》
2005年
影片时长:89min
《哈勃望远镜 3D》
2010年
豆瓣评分:8.8
影片时长:44min
《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观》
2020年
豆瓣评分:8.9
影片时长:100min
2001年,伊隆·马斯克诞生了建造“火星绿洲(Mars Oasis)”的念头。
即向火星发射一个小型试验温室并种植植物。
他曾尝试向俄罗斯购买火箭,因为太贵而罢手。
2002年,马斯克与火箭发动机天才汤姆·穆勒在一间仓库成立了公司SpaceX,用以生产火箭。
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其设计制造的猎鹰一号三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
一个多月后,第四支猎鹰一号发射成功。
同年12月,SpaceX获得NASA高达16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巨额货运合同。
此后一路开挂。
2020年5月,SpaceX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实现轨道级载人航天的公司,并将发射价格降至十分之一且拥有70%毛利率。
11月SpaceX载人1号将首批4名乘客送往国际空间站,标志着商务航天的开始。
这三部纪录片让你了解SpaceX。
《火星时代:深入SpaceX》
2018年
豆瓣评分:8.8
影片时长:46min
《NASA&SpaceX:未来之旅》
2020年
影片时长:83min
《回到太空》
2022年
豆瓣评分:8.6
影片时长:128min
就像马斯克自己所坚持:“人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
为什么探索宇宙?
因为生存,因为我们即是宇宙一部分。
正如卡尔·萨根所写:
“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