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叠加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等影响,汽车供应链最近几年面临很大挑战。尤其对于全球化Tier1企业,供应链管理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均胜电子(600699)旗下均胜普瑞总裁兼CEO蔡正欣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对抗供应链中断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均胜普瑞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机制。这两年不仅仅是采购、物流和销售部门,均胜普瑞高层管理者也要参与供应链管理。“我本人每隔半年就要跟一些大的芯片公司在欧洲的高管有一次见面会,聊下技术趋势、价格趋势、投资趋势以及供应趋势等,对市场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
谈及大家都在提的“芯片荒”时,蔡正欣个人判断,“预计会在2024年告一段落,可能某些特殊芯片还会持续短缺,但总体情况会向好。芯片价格方面,三五年内半导体价格不会有大幅的下降,尤其在汽车芯片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立精益管理结构和学习化组织
随着全球汽车主要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汽车供应链趋于稳定。作为全球化汽车电子供应商,均胜电子一直采取降本增效等各项有效措施,业务利润率也在持续改善。
财报信息显示,2023年一季度,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业务的毛利率保持20%的高水平。2023年上半年预告,均胜电子预计实现营收约270亿元,同步增长约18%,同比增加约41亿元。其中,汽车电子业务预计营收约83亿元,同比增长约24%。
作为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业务的重要子公司,均胜普瑞如何保持业务高毛利水平?蔡正欣表示,在管理上,我们建立了精益管理的机构,目前普瑞只有三名董事总经理,分别是CFO、CTO和CEO,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数字化管理理念,现已成功地将所有部门领导培训为6 Sigma绿带,并且已经完成并运行了大量的6 Sigma改进项目,将可能的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企业可以做到质量与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以及过程周期最短、利润最大。”蔡正欣说。
除了管理上,均胜普瑞在智能制造方面也不断融入数字化技术。例如,均胜普瑞宁波工厂2022年获评“浙江省未来工厂”,这家工厂依托数字化生态组织,注重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5G通信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目前生产装备全流程自动化率达90%以上。
蔡正欣认为,其实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因为行业变化很快,有很多新理念和新技术出现,你就一定要去适应这种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具备全球化研发能力
当前,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为汽车供应商创造新的机遇。均胜普瑞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趋势,在座舱人机交互和新能源管理等业务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
蔡正欣表示,公司两大业务支柱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管理业务增长更加活跃。“例如,凭借电池管理控制单元,我们成为宝马i3和i8的供应商。2019年,我们在行业内开创性地推出800V高压充电技术,率先应用于保时捷Taycan。2023年一季度,公司赢得了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约18亿欧元的800V大单,这也是普瑞目前为止最大的订单。”
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类产品方面,均胜普瑞看到了触摸屏、触觉反馈和可移动组件相结合的巨大机会。2021年,控制旋钮/触摸屏率先在福特野马Mach-E车型实现了量产。蔡正欣表示,技术及市场格局的变化对均胜普瑞是一个机遇,而我们也提前做好了相应布局。
在创新研发上,均胜普瑞又是如何实现中国与欧洲的协同?蔡正欣透露道,“其实在收购的时候,我们就跟德方商量好,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全功能的研发基地。后来考虑到成本,研发工作以德国为主导,然后把一个项目不同的工作分包给到全球各地去开发。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本地化研发,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从去年开始,公司内部就开始倡导去中心化,在中国等地建立功能中心,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步伐。”
深耕中国市场,对外输出管理经验
近年来,均胜电子深化中国市场开发,加大了投资力度。例如,均胜安全将上海的中国区升级为亚洲区,均胜安全的合肥工厂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对于均胜普瑞来说,来自中国的订单和业务也在持续增长。蔡正欣表示,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合资企业,不过近几年,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车企建立了合作。后期,我们会深耕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本土车企订单。
“我们希望中国在全球的研发力量中逐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一方面,推动全球研发以更快的速度满足、逐步缩短的客户开发周期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所拓展出来的创新产品和模式可以让全球市场收益,也即是’In China for Global’”。蔡正欣说。
蔡正欣表示,不仅仅是研发,在管理上,之前都是我们到海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今,中国企业在快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风格,我们也在考量中国的管理经验逐步对外输出。
对于均胜普瑞的整体战略愿景,以及未来变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蔡正欣表示,我希望均胜普瑞能够成为一家高速增长、且有良好盈利能力的公司。在新能源管理和座舱人机交互两个产品线上,均胜普瑞一直能够保持领先的技术地位,同时让8000名全球员工能够感到工作愉悦的一个企业。
标签: